「詛咒上帝,然後死去:還有比這更好的企望?」
厭世系唯美主義先驅,41首王爾德詩作
「絕望的刀刺進了我的青春,/穿戴空白世代的俗豔裝束,/
讓一隻隻手竊取我的財富,/將我的靈魂編入女人的髮,/
當命運使喚的新郎,──我發誓/我並不願!」──〈厭世〉
王爾德寫下的詩不多,卻跟他的劇作、小說一樣不可忽視。在他的詩裡,看得見田園牧歌式的印象派筆觸,也聞得到甜中帶苦的愛情芬芳;更不時透漏他那份對現實世界的無奈、無力感。
「但誰不扼殺自己的摯愛?/不妨聽聽每個人怎麼說,/
有人是用苛刻眼神,/有人則是奉承美言,/
懦夫用的是一個吻,/勇者伸出一把劍!」──〈瑞丁監獄之歌〉
王爾德寫詩,在格式上著重文字美感及韻律,可說十分古典。讀這本詩選,除了感受譯文的考究與優美,也附上英文原文供讀者細細品味,同時用兩種語言來感受王爾德一字一句裡的青春悲痛。
???en_US.webpac.bookDescSource???:博客來網路書店
作者簡介
王爾德(Oscar Wilde, 1854~1900)
出生於愛爾蘭都柏林的詩人、劇作家、小說家,是英國19世紀唯美主義代表人物。
王爾德出身良好,父親是知名眼科醫生(晚年更受封為爵士),母親是詩人兼社會運動人士,從小,他的心靈與生活便優渥而深富思考。他畢生提倡「為藝術而藝術」,將唯美主義與現實主義兩種看似極端的思想,以獨特觀點冶於一爐,充滿華麗的戲謔,由此深深撼擊人心。王爾德曾赴美巡迴演講,獲熱烈迴響,然一場同性戀控告案卻將他如日中天的聲譽事業毀於一旦。被判入獄的同時,王爾德宣告破產,並於出獄後流亡至法國,抑鬱而終。
繪者簡介
奧伯利.比亞茲萊(Aubrey Beardsley, 1872~1898)
英國插畫藝術家,新藝術運動(Art Nouveau)代表人物。受前拉斐爾主義、印象派,及日本浮世繪等多元影響,風格前衛。因繪製王爾德劇作《莎樂美》插圖而聲名大噪,其華麗頹廢的日式美學在當時招致許多保守派的批評。1898年在法國因肺結核病逝,得年僅26歲。
譯者簡介
張家綺
畢業於中興大學外國語文學系,英國新堡大學筆譯研究所,法國巴黎Speos攝影學院新聞攝影。現任專職譯者,譯作十餘部。
???en_US.webpac.authordescSource???:博客來網路書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