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讀來令人衝擊,卻是許多人曾經或正在經歷的傷痛。
正視這些暴力,才能避免下一次傷害。
獻給每一個在日常中感受到「不對勁」的你我。
我們總是提醒親愛之人要保護自己,
然而拒絕性暴力必須從改變整體環境做起。
真正尊重性自主,創造友善的社會環境,才能聽見呼救、避免傷害。
也才能讓受傷的人,知道支持的力量一直都在。
這本圖像小說敘述了20則真實性暴力受害者的故事,有些來自線上匿名投稿,有些是由作者訪談紀錄。每則故事的主角年齡、性別、所處情境都各不相同;施暴者可能是熟人、陌生人、或親密關係中的人,環境也許是私人空間或公共場合,其中不乏在現代社會中,認為「沒關係」的事件──然而,不論是言語騷擾、身體上的侵犯,在在都表現出對一個人的暴力。書中表達的這些心碎與害怕都同樣沉痛,同時揭露現實中的性暴力與其傷害就是這樣的,各式各樣,無處不在。
每則故事雖僅有短短幾頁篇幅,透過各章獨有的圖像設計與文字風格,仍強而有力的傳達出受害者的傷痛以及這些暴力行為的衝擊。全書情感分量雖重,卻又溫柔的讓讀者從這樣的閱讀感受中,聽見每位受害者獨立且勇敢的發聲。提醒我們提供支持與討論這些議題時,避免自己先預設立場、忽略對他人的尊重而造成更多傷害。
書末附錄提供幾種友善方式,讓讀者知道如何從聆聽做起支持受害者、觀察周遭,以及阻止性暴力發生。希望藉由這本書,讓我們越來越能真正從觀念上善待他人。唯有讓環境真正友善,才能避免「不對勁」變成傷害,真正讓性暴力消失。
獎項肯定
2016英國圖書設計獎 最佳圖像小說
2016蘇格蘭獨立漫畫聯盟 最佳圖像小說
2016獨立出版傑出圖書「獨立精神」金牌獎
各界誠摯推薦
小劉醫師 外科作家
王玥好 勵馨基金會執行長
朱家安 沃草烙哲學主編
吳曉樂 知名作家
李玉華 多元教育家長協會 性平組召集人
周雅淳 不會教小孩行動聯盟發起人
林蔚昀 憤世媽媽
范雲 立法委員、台大社會系副教授
留佩萱 美國諮商教育博士、美國執業諮商師
莊喬汝 婦女新知基金會董事長
陳潔晧 《蝴蝶朵朵》繪者
劉昭儀 水牛書店X我愛你學田負責人
蔡依橙 醫師、蔡依橙的小孩教養筆記 板主
諶淑婷 文字工作者
瞿欣怡 作家
(依筆畫排序)
與你同在,真誠推薦
「避而不談、才造就了惡意入侵的裂痕。然而更悲傷的是,當受害者求救時,周圍人們的反應更是二次傷害。性暴力的產生有個人教育與整體社會環境的綜合因素,唯有直視並且從中獲得教訓、從根本教育改變起,我們才能真正營造出一個放心讓自己孩子成長的社會。」──小劉醫師 外科作家
「書中被害人不論任何國籍、性別、年齡,及與對方的關係親疏遠近,不約而同顯示他們的自責與羞愧感。然而錯不在他們,重要他人的態度將會影響創傷最終結果,請以支持代替責備,並鼓勵向專業機構求助,一同走向創傷復元。」──王玥好 勵馨基金會執行長
「這本書需要小心閱讀,因為可能會引發心靈創傷,然而裡面記錄的都是社會上不時發生,且不見得被當一回事的事情。」──朱家安 沃草烙哲學主編
「我盼望這本書作為『知情甚好』的護身符,你讀,也找你關心的對象一起讀。一同討論這二十個不同的情境,分享每一個對話在你們心中喚起的聯想。辨識出這些暴力的巧妙易容,我們才能遏止它的遂行。」──吳曉樂 知名作家
「故事發生時路見不妥出聲介入要有意識和勇氣,故事發生後更需要肯聆聽與能同理的相伴。但且讓我們擋在錐心故事發生前,『陪』育出敏覺身體邊界且尊重主體意願的孩子/大人。」──李玉華 多元教育家長協會 性平組召集人
「20則經歷讓我們看見性別暴力對受害人的傷害,不再只是社會新聞。看見傷痛,也才能開啟一起遏止性別暴力的努力」──范雲 立法委員、台大社會系副教授
「不去談論,並不代表這些事件不存在,這本書呈現了二十則性暴力故事,都是真實發生在別人身上的經歷。閱讀書中性暴力故事,會產生不舒服的反應是很正常的,面對這些不舒服感,不代表我們就要逃開,而是可以練習去面對這些感受。所以,我想要邀請你,準備好,然後翻開這本書,一起練習面對不舒服的情緒。」──留佩萱 美國諮商教育博士、美國執業諮商師
「故事中被害人多元複雜的經歷提醒了人們不要輕易掉入『典型被害人』之刻板印象中,因為性暴力可能發生在任何性別、關係、階層之中。」──莊喬汝 婦女新知基金會董事長
「《這不是沒關係》不是要教導我們受害者應該有什麼感受,而是試著讓我們打開心靈,去同理我們不曾體驗的各種困境下的感受。」──陳潔晧 《蝴蝶朵朵》繪者
「孩子們你們要堅定帶著勇氣、自信以及所有理解你們的愛與支持,面對生命中各種不可捉摸的功課!即使是深刻在心的疤痕,終將成為獨特的印記。」──劉昭儀 水牛書店X我愛你學田負責人
「世上總有許多無聲的悲傷角落。陪孩子讀,一起討論,讓他對日後可能的性暴力場景更為警覺。」──蔡依橙 醫師、蔡依橙的小孩教養筆記 板主
「每一個人都應該閱讀這本書,唯有直視性侵害的殘酷,才能真正理解被害者的破碎處境,終止性侵害的發生。」──瞿欣怡 作家
國外媒體好評
抒情且令人大開眼界。──美國《出版人週刊》(Publishers Weekly)
當我們在討論性同意與尊重他人的性自主,這本書就是非常適切的討論素材。它從各角度切入,將議題帶到大眾面前,而這也是這個議題所需要的,讓人們了解在性方面的行為代表什麼,以及會對他人造成什麼影響。──英國《今日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 Today)
???en_US.webpac.bookDescSource???:博客來網路書店
作、繪者簡介
瑪麗亞.斯托安 Maria Stoian
插畫家與漫畫家,現於英國愛丁堡藝術學院任教。關注女性主義議題,常為以政治諷刺漫畫為主題的美國網路媒體《筆尖》創作,也曾參與社會議題創作選集如 We Shall Fight Until We Win 與 Drawing Power。除了繪製插畫與漫畫,也從事圖像與動畫影像設計。
在整個創作過程中,這本書對我而言是獻給兩種人:倖存者和旁觀者。我希望說出倖存者們的故事,能或多或少成為他們療癒過程的一部分;同時這也是要向旁觀的人們傳達訊息,呼籲大家在性暴力議題上
積極的參與討論和採取行動。可能有很多人在看這本書的時候會感到十分憤怒,也理當如此。他們也可能覺得無助。但討論會帶來很多力量。外面有許多人注意到這個議題,並且渴望改變。我期許這本書出版之後,能延續它一直在做的事,那就是繼續對話。
譯者簡介
陳信宏
專職譯者,曾獲梁實秋文學獎及文建會文學翻譯獎等獎項,也曾以《好思辯的印度人》入圍第 33 屆金鼎獎最佳翻譯人獎。
女兒誕生之後,因希望自己翻譯的書能夠陪著女兒長大,而開始致力接譯兒少書籍,相關譯作有「我是榮利」系列、《原來生命習題還能這麼解?!》、「程式特攻隊」系列、「魔電聯盟」系列等。
在女兒即將邁入青春期之際,面對經常令人感到尷尬的性議題,總是盡量藉由開誠布公的討論,試圖消除孩子看待性的神秘感與羞恥感。接譯《這不是沒關係》所帶有的一點私心,也是希望將本書納入此一成長教育當中,引導孩子對於性的心理層面從事更多的思考與理解,退則可以保護自己,進則能夠幫助別人,甚或防患未然。更重要的是,看完本書之後要提醒孩子,性雖然就像人的各種面向一樣,不免有其黑暗的一面,但也正如人本身,性的本質仍是美好的,應該採取健康而欣賞的眼光加以看待,不需要抱持羞恥與恐懼。
???en_US.webpac.authordescSource???:博客來網路書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