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編排由淺入深,內容可分為三大卷。第一卷為「昆蟲形態與解剖」,為保護農作物免受蟲害的危害,了解昆蟲的形態和解剖結構知識,將幫助植物保護從業人員找到解決有害生物問題的方法,並在不傷害環境的情況下,提高作物生產的品質和產量;第二卷為「害蟲管理技術」,由於早期的合成殺蟲劑被大量使用,導致昆蟲產生抗藥性並破壞環境,也因此促使了蟲害綜合治理或IPM概念的發展,主張整合各種害物管理技術來防治害物,以減少合成殺蟲劑對環境的破壞,朝向永續發展而努力;第三卷則是「主要農作物害蟲」,詳細介紹東亞和東南亞主要農作物的重要蟲害生物學、引起的危害性質與管理方法,並可依此判斷害物的生命週期中的最弱點,有效地防治該害物,將可降低對抗害蟲時的成本與努力,為永續農業帶來助益。
???zh_TW.webpac.bookDescSource???:博客來網路書店
N. S. Talekar(戴樂楷)
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森分校 昆蟲學研究所 博士
國立中興大學 國際農業中心 客座教授
專長:生物技術、土壤科學、農藝學
蕭文鳳
美國喬治亞大學 昆蟲學研究所 博士
國立嘉義大學 植物醫學系 退休教授
專長:經濟昆蟲學及實習、農業藥劑學、普通昆蟲學、植物保護學、生物多樣性、入侵物種、生物農藥、生物防治、生物學
???zh_TW.webpac.authordescSource???:博客來網路書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