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藏書目查詢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本土的現實主義 詩人吳岸的文學理念

  • 點閱:37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 書籤: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砂拉越,屬馬來西亞一洲。在歷史、地理、族群、文化、文學都與作為中央的馬來半島有著迥然不同的發展。

  吳岸(丘立基,1935-2015),從1962年《盾上的詩篇》便開始其半個世紀的創作,在砂華文學擔任先鋒者的角色。「現實主義」與「本土性」在吳岸文學作品中是兩大無法忽視的文學特色。

  本書以吳岸作為砂華文學底下的個體,從本土出發,以書寫的獨特性,展示砂華文學的自主文學場域的一種可能。吳岸創作中本土與現實主義的融合,促成思想與空間的交織,形成土地與世界兩面維度的接軌,展示具「本土世界觀點」的文學。本書將砂拉越華文文學(砂華文學)從國家文學的概念中抽離,透過作品觀察砂華文學的定位,以一個 「自成體系」的文學主體視角進行檢視。作者聚焦吳岸的行為事跡與文學書寫,更以長達20頁的附錄〈吳岸訪談〉,向讀者揭示了吳岸最全面而深入的自述。

本書特色

  1.以馬來西亞砂拉越詩人吳岸其人其詩研究為主體,俯瞰整體砂華文學發展。
  2.李瑞騰、游俊豪等文學研究名家,專序推薦。
  3.原作論文獲臺灣第一屆周夢蝶詩獎評論組三獎。
  4.收錄詩人吳岸訪談實錄,揭示詩人最全面且深入的自述。

·名家專序推薦·

  李瑞騰(中央大學中文系教授、文學院院長、人文研究中心主任)
  游俊豪(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副教授、中文系主任、華裔館館長、中華語言文化中心主任)

  從現實主義與本土性的兩個重點屬性來論吳岸,不只彰顯了吳岸文學的整體性,也舖陳了吳岸所從屬的砂拉越華文文學,這正是他所說的「以吳岸為個案研究,俯瞰砂華文學的整體發展」。──李瑞騰

  一位新加坡土生土長的年輕人,視野涵蓋東南亞華文書寫,實屬不容易。所以我不得不感動,那樣的在場現實,始終是他心靈的關懷。──游俊豪
???zh_TW.webpac.bookDescSource???:博客來網路書店

謝征達

  新加坡人,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博士,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碩士畢業。研究專長為新馬華人歷史及華文文學、砂拉越華文文學、香港文學。曾榮獲2012年新加坡首屆「方修文學奬」評論組首奬,2017年臺灣第一屆周夢蝶詩獎評論組三獎。作品有〈方修的現實主義系譜及其爭議研究〉收入《首屆方修文學奬作品集·文學評論卷》,文章〈盾上的痕跡:吳岸詩歌中的本土實踐與身份確立〉,收入《華文文學》,第126期(2015年2月),該文也收入鍾怡雯、陳大為主編:《犀鳥卷宗:砂拉越華文文學研究論集》(桃園:元智大學中語系,2016年)等。
???zh_TW.webpac.authordescSource???:博客來網路書店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