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line Catalog > Book
Check-outs :

報告!這裡沒有校長室 : 印度河濱學校的七堂課 化知道為做到的熱血教育 /

  • Hit:220
  • Rating:0
  • Review:0
  • Trackback:0
  • Forward:0



  • Bookmark: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keepsite
  • Introduction
  • About Author
  • Collection(0)
  • Review(0)
  • Rating(0)

要如何給孩子「我做得到」的信心,讓他們具備「用行動解決問題」的能力?已影響全世界將近70個國家、超過上百萬孩子曾參與過的教育行動,以設計思考為師,透過感受、想像、實踐、分享為基底的教育創新!因為無意間聽到一場吉蘭‧瑟吉(Kiran Bir Sethi)校長的八分鐘TED演說,臺灣DFC(Design for Change)創始團隊許芯瑋、上官良治兩位年輕人,背起簡單行囊,勇闖印度亞美達巴德市的河濱學校,不僅將「孩子行動,世界大不同」的Design for Change理念帶回臺灣,更促成了DFC全球年會在臺灣盛大舉辦!在這所讓知名印度電影《三個傻瓜》幕後團隊驚豔、也吸引了美國哈佛大學多元智能之父親臨拜訪的學校,無論是「化知道為做到」、「每個人是老師也是學生」,還是「用親身實踐提升同理心」、「擺脫不合腳教育」的校園日常風景,透過7堂課共18個故事,帶你突破教育框架,看見孩子的無限潛能!本書自2013年首次出版後,DFC的「感受(Feel)、想像(Image)、實踐(Do)與分享(Share)」四步驟,已默默在教育現場掀起一股寧靜革命。歷經多年的臺灣實踐經驗,這套讓孩子產生「我能感」的「FIDS方程式」,不僅讓全臺累計超過300位教師、3600位孩子活用所學知識,用創意解決了周遭超過800個問題,更引導孩子學習人生最寶貴的課題:「不斷嘗試的自信心」。在增訂改版的【全球年會紀念版】中,作者新增3個河濱學校的教育現場故事,臺灣推動DFC的成果與現況外,也更新如何前往河濱學校取經、河濱學校課程的最新資訊,並收錄河濱學校瑟吉校長的最新訪談。【本書特色】 借鏡國際的教育創新:給孩子「我做得到」的信心,讓孩子擁有靠行動解決問題的能力;透過校園現場觀察,提供印度河濱學校的教育理念與做法,為台灣的教育創新帶來不同的思考角度。 臺灣視角的教育觀察:透過印度河濱學校的見學過程,發現如何改變過往習以為常的「不合腳的教育」;透過不一樣的教育態度分享,並透過本土工作者的實際推展經驗,讓他山之石能更接本土地氣,。 校園出發的教育思考:從最真實的校園現場出發,勾勒河濱學校如何打破生活與學習的界線,從18個圖文並茂、敘事輕鬆卻寓意深遠的故事中,收斂出7堂值得深思的教育經驗,理解讓孩子從「Can I?」到「I Can!」的創新思維。各界好評吉蘭.瑟吉(印度河濱學校校長)吳靜吉(政大創造力講座主持人/名譽教授)沈芯菱(青年公益家)陳之華(親職作家)黃明正(倒立先生)蔡佳宏(社會創意家執行長)
???en_US.webpac.bookDescSource???:三民網路書店

要如何給孩子「我做得到」的信心,讓他們具備「用行動解決問題」的能力?已影響全世界將近70個國家、超過上百萬孩子曾參與過的教育行動,以設計思考為師,透過感受、想像、實踐、分享為基底的教育創新!因為無意間聽到一場吉蘭‧瑟吉(Kiran Bir Sethi)校長的八分鐘TED演說,臺灣DFC(Design for Change)創始團隊許芯瑋、上官良治兩位年輕人,背起簡單行囊,勇闖印度亞美達巴德市的河濱學校,不僅將「孩子行動,世界大不同」的Design for Change理念帶回臺灣,更促成了DFC全球年會在臺灣盛大舉辦!在這所讓知名印度電影《三個傻瓜》幕後團隊驚豔、也吸引了美國哈佛大學多元智能之父親臨拜訪的學校,無論是「化知道為做到」、「每個人是老師也是學生」,還是「用親身實踐提升同理心」、「擺脫不合腳教育」的校園日常風景,透過7堂課共18個故事,帶你突破教育框架,看見孩子的無限潛能!本書自2013年首次出版後,DFC的「感受(Feel)、想像(Image)、實踐(Do)與分享(Share)」四步驟,已默默在教育現場掀起一股寧靜革命。歷經多年的臺灣實踐經驗,這套讓孩子產生「我能感」的「FIDS方程式」,不僅讓全臺累計超過300位教師、3600位孩子活用所學知識,用創意解決了周遭超過800個問題,更引導孩子學習人生最寶貴的課題:「不斷嘗試的自信心」。在增訂改版的【全球年會紀念版】中,作者新增3個河濱學校的教育現場故事,臺灣推動DFC的成果與現況外,也更新如何前往河濱學校取經、河濱學校課程的最新資訊,並收錄河濱學校瑟吉校長的最新訪談。【本書特色】 借鏡國際的教育創新:給孩子「我做得到」的信心,讓孩子擁有靠行動解決問題的能力;透過校園現場觀察,提供印度河濱學校的教育理念與做法,為台灣的教育創新帶來不同的思考角度。 臺灣視角的教育觀察:透過印度河濱學校的見學過程,發現如何改變過往習以為常的「不合腳的教育」;透過不一樣的教育態度分享,並透過本土工作者的實際推展經驗,讓他山之石能更接本土地氣,。 校園出發的教育思考:從最真實的校園現場出發,勾勒河濱學校如何打破生活與學習的界線,從18個圖文並茂、敘事輕鬆卻寓意深遠的故事中,收斂出7堂值得深思的教育經驗,理解讓孩子從「Can I?」到「I Can!」的創新思維。各界好評吉蘭.瑟吉(印度河濱學校校長)吳靜吉(政大創造力講座主持人/名譽教授)沈芯菱(青年公益家)陳之華(親職作家)黃明正(倒立先生)蔡佳宏(社會創意家執行長) 許芯瑋國立師範大學英語系畢業,曾任師大附中英語科代理教師。以身為「Design For Change」(簡稱DFC,孩童創意行動挑戰)全球夥伴和「第四個傻瓜」為榮!受到 DFC全球發起人同時也是印度河濱學校校長的吉蘭.瑟吉女士於 TED上的演講感染後,熱血的在臺灣推動 DFC,希望它變成臺灣孩子一輩子一定要玩過一次的活動!全球孩童創意行動挑戰臺灣發起人,目前為臺灣童心創意行動協會秘書長。上官良治國立臺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系,許芯瑋的高中同學,從大學開始便於龍應台基金會擔任志工,對有關公民社會、教育改革、開放知識運動等議題,充滿了興趣與熱情。目前為臺灣維基協會理事、臺灣童心創意行動協會理事長。 推薦序化知道為做到的力量 ︱河濱學校校長吉蘭.瑟吉改變自己就是改變世界 ︱倒立先生黃明正點燃一把教育的火 ︱社會創意家執行長蔡佳宏作者序我想拋磚,然後引玉 ︱許芯瑋腳步放柔,因為我們踩踏的是孩子的夢想 ︱上官良治河濱學校教我的七堂課Lesson1 每個人都是學生也是老師故事1:令人難忘的一天!故事2:我五歲,今天我當老師故事3:行行出狀元Lesson 2 學習,如此多元故事4:氣球募款大挑戰故事5:多元智能論大師也來了Lesson 3 學習,發自內心故事6:哇!老師來當顧客故事7:這樣上生物課,很酷!故事8:化知道為做到Lesson 4 分享,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事情故事9:我的真實色彩故事10:為愛封街Lesson 5 學習,感同身受故事11:聽不見,沒關係!故事12:童工初體驗故事13:感同身受,打敗飢餓Lesson 6 以身作則,成為榜樣故事14:不合腳的教育故事15:報告!這裡沒有校長室Lesson 7 不靠天意,靠設計故事16:令人大開眼界的「品德試卷」故事17:設計一套「把熱情當飯吃」的學習計畫故事18:大考前夕,走一趟「瘋狂體驗」後記哇咧!印度。印度?印度!六百年古城與當代設計的混合別小看孩子的力量:專訪河濱學校校長吉蘭·瑟吉附錄 河濱精神帶著走︱感受、想像、實踐、分享!請問,如何到河濱學校取經? Lesson 1:每個人都是學生也是老師
故事1:令人難忘的一天!還記得到河濱學校的第一天,像這樣的景象映入眼簾:六年級的孩子和幼幼班的孩子,兩個孩子互相為彼此的buddy (夥伴),形成一對一的組合。他們會在課閒時間一起閱讀,一起玩樂,當我看到這一對對的孩子互相學習的情景,我發現,腦海中的教育夢想成真了!
這樣的混齡學習模式在河濱學校時常會出現。其中讓我記憶最深刻的是一份叫做「令人難忘的一天」(MemorableDay)的年級作業。原來那一陣子我們常常看到的「夥伴互動」,其實是因為六年級的孩子要完成這份作業,所以大孩子需要先傾聽幼幼班孩子的想法、需求,觀察幼幼班的喜好,然後為他們設計出美好的一天,從挑選幼幼班夥伴喜歡的地方開始,也要料理他們喜歡吃的東西,還有設計他們喜歡的遊戲等等。
我從旁觀察,這群大孩子設計一整天的行程,發揮了觀察力、同理心,又應用到了很多課堂上學到的東西。例如,他們需要分組進行不同的策劃,寫提案的孩子會用到英文寫作、列預算書的孩子會使用數學、設計活動的孩子要將所有遊戲步驟表達清楚、明白,比起單純寫作、算數學,更能將所學應用出來,也可以讓大小孩子的感情更加融洽。
活動當天,大孩子們從「下校車」開始,我還清楚的記得這群稱職的大哥哥大姊姊如何細心引領著小朋友下校車,攙著、牽著,深怕孩子們下車跌倒或是重心不穩而受傷。
接下來他們一對一對的夥伴手牽著手,走進了農場的大門,途中,看得出來因為每位幼幼班的孩子都已經和六年級的大哥哥大姊姊相處了很久,所以都很放心的跟著他們,大哥哥大姊姊們親暱的或牽或抱著他們。看到農場較兇的動物時,即便動物是關在籠子裡面,幼小的孩子們也是不敢靠近,會很「害怕,可是在每一位大哥哥大姊姊的保護、細心的陪伴下,每位孩子都快樂、勇敢的向各種動物打招呼呢!甚至還有姊姊明明也很怕呱呱叫的大天鵝,但是為了要示範出「鵝媽媽其實不可怕」的感覺,勇敢的牽著幼幼班的夥伴,走過鵝媽媽面前!
我們邊走邊玩,順著水聲走到了一個迷你瀑布旁,孩子們全部停下來,坐在大樹幹形成的椅子上,觀察身旁的一切,每對夥伴們玩得不亦樂乎,老師也順勢引導他們觀察水潭中出現的「漩渦」現象,大家瞬間都超級專心的去觀察老師所丟出來的氣球會怎麼漂在水上、怎麼流(好吧,我承認不是很環保),孩子們學到了寶貴的知識,同時也玩得好開心!
終於,來到大草原,這裡也是孩子們野餐、玩遊戲的地方,當每位孩子們看到綠油油的大草坪時,各個就像脫繭而出的蝴蝶一樣,開始恣意的奔跑、翻滾,至今,我都還忘不了孩子們的笑聲!這一刻,很美、很真!
玩一陣子之後,孩子們餓了,到了點心時間,大哥哥大姊姊們一對一教所有的孩子們如何在土司上塗上好吃的奶油,放上配料,製作出屬於自己的三明治。所有的過程裡面,大哥哥大姊姊除了示範如何拿抹刀之外,其餘都讓幼幼班的孩子動手來。有的孩子抹奶油抹出了心得,也幫老師的土司抹上了奶油(包含我的在內喔),他們開心、滿足的笑容,讓所有的人都吃得很快樂。除了三明治之外,他們還準備了新鮮的葡萄、還有好吃的洋芋片以及果汁,他們還帶著小朋友玩起了吸管套,讓吃飯時間也過得好開心!這些貼心的小地方,都讓我深深的感受到六年級孩子們準備的充分及活動的周延,不禁讓我幻想,等一下的互動遊戲,孩子們一定也會帶得很好!
好啦!精采的地方才正要開始,六年級孩子開始在大草坪上帶遊戲嘍!所有的孩子坐在地上圍成一個很大的圈圈,大家開始玩第一個遊戲:聽著大哥哥Tiraz Commessariat敲塑膠蓋子的聲音,跟著節奏開始傳一個很大的布娃娃,只要聲音一停,娃娃停在誰的手上,誰就要唱歌、跳舞,做一些簡單的表演,逗大家開心。
開始的第一圈,大家都傳娃娃傳得不亦樂乎,但是一到娃娃要停下來的時候,遊戲就卡住了!因為手上拿著娃娃的孩子不想表演,只想玩娃娃!原來因為活動設計組的孩子們沒有想到,其實布娃娃對幼幼班的小朋友來說有著莫大的吸引力。只要娃娃一傳到他們手上,停下來之後,就不會有人想要讓娃娃離開手;而帶活動的大哥哥大姊姊無論如何鼓吹,手上拿著娃娃的孩子就只能很不甘願的將娃娃傳走,然後自顧自的和旁邊的小朋友玩起來。過了五分鐘後,全場玩傳娃娃遊戲的竟然只剩下六年級的學生!
他們只好快速的轉換成第二個活動,在地上連成一線,統一自斜坡上面開始打滾滾下來,所有大小孩子們都玩得興高采烈。只不過玩了沒幾次之後,孩子們還是累了,希望再玩不同的活動,甚至有些孩子希望可以回到學校,或是回家了。這些大哥哥大姊姊覺得好挫敗,他們開始認為自己精心計畫的活動還是以失敗收場,畢竟「目標顧客」幼幼班孩子們不太理他們,真是難過啊!
不過,他們還是不灰心,希望在回家之前,可以藉由最後一個活動來讓他們的夥伴們覺得今天真的很難忘!所以他們討論一下之後,決定開始幫小孩子們進行手繪,在他們的手上、臉上開始畫上各種不同色彩鮮豔的圖案,結果,這個活動不負眾望的,讓小朋友感到興奮呢!
大家都乖乖排好隊,和大哥哥、大姊姊指定自己喜歡的圖案,然後耐心等待。孩子們開心的樣子,讓大哥哥大姊姊們感到很欣慰,還好還好,他們有堅持到最後一刻,因為成功是留給堅持到最後的人!這一連串的美麗活動就在大家照完大合照之後圓滿結束,所有的孩子們心滿意足的離開美麗的大草原,可是,作業並沒有結束喔!河濱學校的老師們最在乎的態度就是希望孩子們能夠「將事情圓滿」(close the loop),也就是事情的結束不代表學習的結束,他們還需要分組整理垃圾、訪問幼幼班孩子們的心得,即時記錄下一切,讓之後的檢討會議能夠順利進行,才算是圓滿達成!
在回程的路上,有幾位姊姊們用錄影機記錄每位幼幼班孩子的心得。我還記得有位孩子在被訪問到失敗也是一種學習。有時候即便做好了萬全的準備,即便覺得完全了解使用者的需求,但是計畫還是可能會失敗!「今天最喜歡的一刻」的時候回答:「我最喜歡今天吃披薩的時候!」,此時大家出現了無言的三條線,咦?我們今天有吃披薩嗎?大家邊走邊玩回到校車上,就在車子快要開動這一刻,我注意到Fozia Contractor老師帶著一位學生下車,和一位老先生見面。我也追下車,才發現其實這位學生是代表六年級全班將事先寫好的感謝卡送給農場的主人,同時也是河濱學校某位學生的爺爺。畢竟活動能夠圓滿進行,真的非常感謝爺爺,不是嗎?看到孩子大方的表達出他們的感謝,我真的很感動呢!
另外我還想特別提到幼幼班導師Bhavika Chandnani 和MaryanneD'souza,還有六年級導師Fozia 和Monaz Vakil 在整個活動中的角色,這四位老師除了維持現場的安全之外,也負責從旁記錄活動,他們採取被動協助、主動觀察的角色,將所有的學習空間交給六年級的孩子們,他們從旁提供即時的回饋與鼓勵,讓孩子知道現在的情形已經很棒了,或是還可以更好。
終於,一路晃啊晃的,我們又回到了河濱學校,回想今天一天的精采活動,覺得真的來對了地方,來到了教育世界的桃花源。原來,教育可以這麼好玩,這麼美麗!
???en_US.webpac.authordescSource???:三民網路書店

Must Login
Must Login
Must Login
Must Lo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