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藏書目查詢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返校日 /

  • 點閱:145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 書籤: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經歷過這麼多事,我已到了不再畏懼什麼的年紀。  只有一件事仍教我恐懼,就在我的高中校園裡……
  最火烈的友誼,名字叫妒忌,它會毀了你!
  那個全校最風雲的男孩,是他的室友,他的好友。但他總是困惑,這個最耀眼的男孩為何與他成為摯友?是因為他的平凡能襯托男孩的光芒?還是他向來願意追隨男孩去做任何事?或說,這友誼關係從來就只是虛假?
  不可否認,他崇拜男孩,但隨著這份景仰日益增加,他對男孩的忌妒也越來越深,甚至想擺脫這種友誼關係的控制。於是,在那個陽光燦爛的午後,他決定對男孩做出一件事……
  《返校日》為美國文壇的重要之作。它描述了在動蕩的時代下,一對高中男校同學的深長情誼,刻劃出友情裡的嫉妒與謊言、忠誠與背叛,以及人性的黑暗與救贖。本書出版至今已超過半世紀之久,除了兩度被拍成電影,更成為全美高中課堂的指定讀物,如此家喻戶曉的動人小說,其影響力不曾因時代變遷而遞減,也將持續撫慰著世世代代徬徨的心靈。
本書特色
  ★出版逾半世紀,跨越世代經典之作!
  ★二度改編電影,美國中學課堂指定文學讀本!
  ★ 榮獲「福克納基金會獎」,並與文壇名家約翰.厄普戴克、湯瑪斯.品瓊先後同獲「美國藝術文學院.羅森塔爾基金會獎」。
  ★雷夫.艾思奎斯(美國著名教師,《全美最好的老師》、《第56號教室的奇蹟》作者)推薦 必讀經典!
  ★莊裕安◎導讀
作者簡介
約翰.諾斯(John Knowles, 1926─2001)
  約翰.諾斯,出生於美國維吉尼亞州的費爾蒙特。從耶魯大學畢業後,他遠赴歐洲,從事記者工作,這期間只有零星的短篇小說創作。直到1957年,從歐洲返美後,進入雜誌社擔任編輯工作,因短篇小說受到大文豪懷爾德(Thornton Wilder)的讚賞,在他的鼓勵下,約翰.諾斯才開始書寫第一部長篇小說《返校日》。
  《返校日》的背景,即是以約翰.諾斯的母校菲利普中學為藍圖,於1959年出版後,造成極大的迴響,無論是人物的描繪、情節的深刻程度,或友誼之間的複雜情結,皆引起廣大的討論,並且撼動了許多讀者。此書不僅一舉拿下當年的「福克納基金會文學獎」,以及「美國藝術文學院.羅森塔爾基金會獎」(約翰.厄普戴克、湯瑪斯.品瓊曾先後獲得此獎),更時常被拿來與《麥田捕手》與《蒼蠅王》相比,從此確立它在美國文壇的經典地位。
  此一經典之作出版至今已超過半世紀之久,除了兩度被改拍成同名電影,更成為全美高中課堂的指定讀物,其影響力不曾因時代變遷而遞減,也將指引著世世代代年輕徬徨的心靈。
譯者簡介
葉佳怡
  台北人,畢業於東華大學創作與文學研究所,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聯合報文學獎及林榮三文學獎,目前專事文學創作與翻譯。家有四貓,愛貓之餘也努力學習熱愛這個世界。譯作有《被偷走的人生》、《被抱走的女兒》、《缺頁的日記》,著有短篇小說集《溢出》。
???zh_TW.webpac.bookDescSource???:

推薦序
青青校樹,戚戚我心
  兒子初中時,有陣子迷賽車。某天他看體育台,我很少光顧的頻道,電視溢出一個十分熟悉的聲音。啊,我的教會寄宿初中死黨羅賓,英語演講比賽老拿第一名的口調,如今變成F1方程式的主播DJ。
  我能吹噓點什麼嗎,那時他座位跟我連在一起,整個青春期是看著他後腦杓長大的。大小考試分工合作,從沒失手被監考活逮。閒來無事最多的嚼舌,不外乎預測下禮拜Billboard Top 100榜單,新歌名次上下速度誰神準。雖然是雙胞胎破銅鬥爛鐵的哥兒們,一畢業風箏各自飛,這傢伙到底先念台灣高中還是先移民美利堅,我竟然忘得一乾二淨。
  如果走E.M.福斯特路線,他應該吻我,但我們只軋過腿毛沒比過陰毛。倘若循凱魯亞克布局,我們應該徒步一整個暑假的花東縱谷,但兩隻蚱蜢連相約翻牆都不曾。是啊,我們沒一起嫖過沙林傑的妓女,沒賭過史蒂芬.金的臥軌,沒幫過馬克.吐溫的農奴逃脫,沒鬧過歌德的不倫三角戀,沒誣賴過麥克尤恩的性侵,更不用說跟一隻孟加拉虎漂流大海!所有通俗或經典青少年成長小說,應該發生的轟轟烈烈啟蒙情節,一件也沒發生在我們身上。這個在電視上口沫橫飛的禿頭大叔,是我半碼子事也掏不出來炫耀的初中同學!福樓拜你騙人,再平庸的人生都擠得出一本好小說,我跟羅賓就沒有。
  閱讀《返校日》前四分之一篇幅,菲尼斯跌斷腿被救護車送回波士頓老家前,我一直在想我的初中同學羅賓,很努力搜尋記憶庫,有沒有可能和他發展出一本小說線索。約翰.諾斯可真沉得住氣啊,開頭的敘事真平淡,有如我跟什麼事也沒發生的羅賓,兩個專批等因奉此偽裝成中學生的小公務員。
  有些交響曲門面第一樂章並不氣派,第二樂章才開始蕩氣迴腸,諾斯此小說,應數這類型,醞釀期拉得老長,主題發展別具張力。故事的悲劇場面極可能發生在我跟羅賓身上,比如,在籃球場上互架拐子,搞到有人骨折得送去打石膏,或是,趁一方坐下,另一方抽空椅子,讓他跌個狗吃屎。不時社會版總會報導,校園如戰場,總有學生不小心傷於難以預防的美工刀、陽台、桌角、樓梯、實驗室、欄杆、游泳池。
  諾斯營造的故事沒有被地方報記者當做一天的花絮消費掉,在於他從一樁意外發展出救贖與幻滅,扣緊時代氛圍的深刻成長啟蒙。這部小說是諾斯的處女作,自傳色彩相當濃厚,敘事者基恩的年紀與諾斯一般,他就讀的戴文中學校史也與諾斯自己的母校菲利普中學如出一轍。菲利普中學是美國的菁英貴族寄宿學校,為常春藤聯盟儲備人才,老布希總統也是校友,他和諾斯一樣,畢業後順利進入耶魯。
  戴文中學的高中生都是一時之選,基恩與菲尼斯這對室友尤其頂尖,惺惺相惜之間不免也有瑜亮情結,畢竟畢業致詞代表只能一人擔綱。基恩對菲尼斯的傷害並非預謀蓄意,不過是臨時起意的小奸小詐,之所以會產生莊重的悲劇感,必須放到大歷史相互呼應。關鍵的一九四二年夏天,日本在前一年底偷襲珍珠港,美國正展開大反撲。
  英文書名A Separate Peace,有多重寓意。從大格局來說,當時蘇聯與納粹在莫斯科簽署的「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就被史家看做是「A Separate Peace」,兩國想自絕於混亂戰況的私密和平約定。基恩與菲尼斯出事後遭到同學「紐倫堡大審」一般「開庭」調查,菲尼斯一直想製造機會幫基恩開脫,他有自己處理這件事的觀點與態度。但一如蘇德兩國無法因互不侵犯私約受惠,基恩的「罪行」不是菲尼斯個人說原諒就可以私了的。
  菲尼斯何等聰明,他認為咎責於事無補,轉而將基恩當做自己意志與肉體的延伸。基恩對菲尼斯永遠都有隱隱的歉意,菲尼斯掌握這種幽微的優勢,不願意在審判庭破局。菲尼斯何等愚蠢,他一面妄想戰爭是有權有勢肥佬豬儸製造出來的騙局,一面卻向蔣介石、戴高樂投寄履歷,希望能到海外從軍。這一群高中英才,每一個都比我們想像來得純真,也比我們想像來得複雜。
  基恩在菲尼斯的葬禮沒掉淚,他說,人在自己的葬禮是流不出眼淚的,因為死者沒有淚水。上一段筆者才說,斷腿的菲尼斯想把基恩當做自己意志與肉體的延伸,這個節骨眼,懺悔的基恩把菲尼斯當做意志與肉體的終結。一個硝煙蔓延的年代,兩個來不及親赴戰場的年輕人,或傷或死於如此窘迫的場景,真叫人不勝唏噓。國與國戰,人與人爭,終極的和平在哪裡?終極的和平在個人自己的內心裡,只有自己跟自己的解脫釋懷,才有真正的和平寧靜。
  《返校日》有如散文體的小說,戲劇情節固然重要,但不是懸疑推理類型。相反,緊湊關鍵場面,比如菲尼斯落水段落,諾斯寫來極淡極輕。小說家無意仲裁臧否,觀點含蓄玄遠,留給讀者諸多延伸空間。圍繞主角周圍的同學,每個都有自己對升學、對參戰的糾結與妥協。貴族寄宿中學的開放校風與活潑社團活動,造就美國一代領袖人物的溫床花房,在在都是迷人的書寫。
  別說如此簡單的情節沒有梗,這部小說曾兩度拍成電影。一九七二版導演拉里.皮爾斯、二○○四年版導演彼得.葉慈,都見證故事的完整動人。可惜這兩部電影發行不廣,倒是二○○五年奧斯卡最佳影片、導演、劇本、男女配角五項提名的《尋找新方向》,劇終男主角在寫作班授課時,課堂裡中學生朗誦的段落,便是基恩在葬禮的獨白。《尋找新方向》是部描述兩個中年麻吉老友排遣百無聊賴人生的公路遊歷電影,編劇選擇壓軸插入此段唸白,有劇作家想跟諾斯致敬與文本互涉獨特寄寓。包括這幾天,禿頭羅賓大叔會在四十年後頻頻出現我的回憶腦海,也算諾斯帶來的「返校情結」。
莊裕安
???zh_TW.webpac.authordescSource???: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