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藏書目查詢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鴉片戰爭 : 毒品.夢想與中國建構 /

  • 點閱:173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 書籤: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過去一百五十年,鴉片在中國歷史的形貌之多變,一如它的化學療效。
鴉片戰爭打完一個半世紀以來,居然改頭換貌,由區區的「邊釁」, 變成中國現代史的悲劇性開頭,而且是中國共產黨一黨專政的重大支柱。


——本書作者 藍詩玲

  鴉片戰爭,在今天的中國被型塑為「百年民族屈辱」的開端,在西方則是「打開」封閉古老帝國的象徵。民族主義中國和大英帝國的意識形態掩藏了它的真相,它實際上卻是一齣過勞的滿洲皇帝、虛假將軍和務實通敵者共同演出的悲喜劇。對它的政治和文化詮釋,既影響了現代中國的發展,更為二十一世紀中英關係灑下不安的陰影。

  整個戰爭衝突歷時長久,從一八三九年至一八四〇年的第一次鴉片戰爭,到一八五六至一八六〇年的第二次鴉片戰爭。作者藍詩玲的獨到之處是,她利用豐富的中英文資料,包括歷史文獻、文學作品、紀錄片,以及英國參戰者的回憶錄等等,從戰爭本身的戲劇化入手,探討了當事人對鴉片的看法及戰爭的原因、過程和結果。

  英國人相信戰爭是個義舉,能讓兩國建立平等關係,貿易自由化,並為中國人民打敗腐敗的官僚。一八三九年十月,英國內閣會議表決,要開打第一次鴉片戰爭。和我們今天的認知相異的是,在中華帝國方面,上自皇帝,下至地方官員,都視之為南方邊疆的小型騷亂、或外國商人抗議地方官府的不公待遇。由於官僚無能,軍事失誤,政治投機和通敵,最後被迫與英國簽定兩個條約。

  總之,作者筆下的鴉片戰爭,是個充滿荒謬、滿是誤解、無能和妥協的奇怪故事。然而在過去一百七十年裡,它被誇大,竟然成為現代中國民族主義的建國神話:從孫中山到蔣介石,尤其是毛澤東,共同將之塑造成西方用鴉片和炮艦摧毀國家的陰謀,及中國人為此屈辱展開的百年鬥爭(一八四二到一九四九)。

  只有理解對鴉片戰爭的解釋如何脫離了歷史語境,才能解開中國新史學的關鍵要素:即什麼是中國?中國如何建構。因此,鴉片這種當時並不沒有簡單視為毒品的東西,最後混成一劑建國夢想。至今,這場戰爭依舊潛伏在中國人的潛意識裡,在自尊心和受害者心態之間保持張力。以至於一九八九年的天安門事件後,新的民族主義依附著鴉片戰爭的幽靈,再次占據公眾記憶、困擾新時代的中西關係。

  藍詩玲並非只是檢討中國,她指出,鴉片戰爭也塑造了英國維多利亞時代的精神:愛國主義、自由貿易和基督教精神,正是這些成就了強大的日不落帝國。而為了賦予這場戰爭的道德性,英國人將中華帝國描繪成一個輸出毒品與黃禍,隨時要毀滅西方文化的邪惡帝國。而現在,和中國人相反,英國人將這場戰爭遺忘。這樣的情形——妄想和偏見——則繼續困擾中國與現代西方的關係,出現許多誤判。

國際書評

  ◎ 作者藍詩玲是一位天分極高的說故事人,她深刻了解中國與國外對鴉片戰爭敘述的差異。她充分利用這兩項優勢,在這部著作中描寫鴉片戰爭,提供讀者對此十九世紀歷史的關鍵經歷一個全新的視角。這本書具有高度可讀性,始終發人深省。——Jeffrey Wasserstrom,歷史學家

  ◎ 近年來了解大英帝國及中國在鴉片戰爭所扮演角色的重要著作之一。……這也是一本神話剋星級的著作。藍詩玲使用豐富的中國和英國的資料來描述鴉片戰爭。在作者的筆下,鴉片戰爭是一場比中、英兩邊意識形態的對立還更加混亂有趣的悲喜劇。——Rana Mitter,英國現代中國史學家,《被遺忘的盟友》作者

  ◎ 本書的主要價值在於以更大的角度出發,更有針對性的研究中英關係中重要的篇章。——Xavier Paulès,法國現代中國史學家

  ◎ 本書作者藍詩玲善於利用來自中國及西方的歷史資料,翔實地描述第一次鴉片戰爭。對於那些讓西方人難以了解的中國的文化差異,以及對中國人來說難以理解的西方文化差異,她游刃有餘。——Bernard Porter,英國帝國史學家

  ◎ 藍詩玲筆下清晰的描述讓這段歷史高潮迭起,足以證明她高超的寫作技巧。……藍詩玲對當代中國文化的觀察敏銳,追溯了鴉片戰爭結束後的發展,探索從十九世紀到現在中英兩國如何紀念鴉片戰爭的方式。——華爾街日報

  ◎ 對中國為什麼這麽行為有興趣的西方人應該閱讀《鴉片戰爭》。希望能夠獲得對自己的歷史更平衡的觀點的中國讀者,更應該閱讀本書。——經濟學人
???zh_TW.webpac.bookDescSource???:博客來網路書店

作者簡介

藍詩玲 Julia Lovell

  藍詩玲是一位作家、翻譯家和學者。在倫敦大學教授中國歷史和文學。她的著作《長城:中國對抗世界,公元前1000年─公元2000年》在十八個國家出版。她將張愛玲、魯迅等人的重要作品完整譯成英文。她也為《紐約時報》、《經濟學人》和《衛報》的文學副刊撰文。

譯者簡介

潘勛

  國立台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畢業,台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研究生。曾任中國時報國際新聞中心的撰述委員。譯有《富強之路:從慈禧開始的長征》、《性的歷史》、《野心時代》、《達文西密碼大揭密》、《微趨勢》等書。合譯有《西方憑什麼》、《活出歷史:希拉蕊回憶錄》、《一中帝國大夢》、《我的人生:柯林頓回憶錄》、《世界是平的》、《歐巴馬勇往直前》等書。
???zh_TW.webpac.authordescSource???:博客來網路書店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