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百年前的西方人,用最道地的東方方式,細膩呈現日本文化中的幽靈、玄祕和獨特的陰翳哲思。
「我許多的旅行經驗都與記憶中的那抹香氣有關:通往詭異上古神社的暗謐大道,通往雲端破廟、長著青苔的層層古梯,夜祭的愉悅喧鬧,出殯隊伍的燈籠微光,遠方荒涼海岸漁家中的低聲祝禱,以及只見一縷青煙升起的荒蕪小墓……」——十四篇短文,呈現一個西方人對日本傳統、故事、文化及信仰的獨特觀察。
《幽冥日本》作者小泉八雲原為希臘人,十九世紀末因緣際會前往日本生活多年後,開始以文字向西方呈現日本的民情風俗、鬼神傳說乃至玄祕信仰,當中蘊涵對大和民族的文化及其性格的細膩觀察,同時照見東西雙方思想差異的感性對比。 十九世紀末的日本甫結束明治維新,全面西化發展,民俗傳統漸漸稀釋淡薄。但這個島國人民幽微曲折的心識,和文化中質樸深幽的陰翳之美,卻意外地鮮活封存在小泉八雲的篇篇文章當中,值得細思品味。
???en_US.webpac.bookDescSource???:三民網路書店
小泉八雲(1850-1904)原名赫恩(Patrick Lafcadio Hearn),出生希臘愛奧尼亞群島,父親為英國派駐當地的愛爾蘭軍官,母親則是希臘人。他年輕時曾漂泊歐洲及美洲各地,四十歲時受《哈潑》雜誌派往日本採訪,陸續在松江、熊本和神戶生活,最後落腳東京。赫恩對迥異於西方的日本風土及文化甚為喜愛,因此於一八九六年歸化日本籍,同時改名小泉八雲,並於東京帝國大學任教。曾任記者的小泉八雲精通多種語言,擅於觀察,且熟諳東西文化。由於十九世紀末的西方大眾對日本所知不深,他以英文撰寫、關於日本文化的多部著作,便扮演起西方世界認識日本文化的重要橋梁。
譯者介紹蔡旻峻中山大學劇場藝術學系藝術管理研究所畢業,曾任職出版通路、雜誌企劃、書籍企劃、翻譯,現為專職書籍編輯。
???en_US.webpac.authordescSource???:三民網路書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