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多利亞時期的大英帝國與沙皇政權下的俄羅斯帝國,十九世紀兩大帝國在中亞展開的「大競逐」,擘畫了今日地緣政治的面貌。 2021年末美軍撤出阿富汗,阿富汗究竟有什麼重要性,讓美國及之前的大英帝國和沙皇俄國爭相派兵進入?又是什麼樣堅強、剽悍的民族性讓這些外來入侵者灰頭土臉地一一撤出?另一方面,俄羅斯在2022年初進攻烏克蘭,是什麼樣的歷史情懷,讓俄羅斯此一龐大國家長久存在著被包圍的恐懼?不論是阿富汗的戰略位置,或俄國出兵烏克蘭背後所隱含的恐懼,兩個看似毫不相關的議題,卻可在十九世紀一場百年競逐中找到源頭。 1819年至1907年英俄兩國簽訂《英俄條約》為止,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兩個強權──維多利亞時代的大英帝國與沙皇治下的俄羅斯帝國,在中亞孤寂的高山和沙漠上進行著一場被稱為「大競逐」(The Great Game)的隱密戰爭。 十九世紀時英俄為了取得通往富饒印度與遠東通道的控制權,從高加索的荒蕪平原纏鬥到中國,穿越荒涼的帕米爾高原和喀拉崑崙山的隘口,並度過熾熱的克爾曼與赫爾曼德的沙漠,然後沿著古老絲路的驛站相互對峙。當中牽扯的民族眾多,從驍勇善戰的阿富汗人,到隱伏沙漠的土庫曼盜匪,再到逐漸衰微的鄂圖曼帝國與滿清,每個民族在這場英俄大競逐的棋盤中,都好似一顆顆身不由己的棋子。 儘管英俄在「大競逐」中都未曾正面交戰,甚至「大競逐」還被譽為君子之爭,但仍難掩其中的殘酷歷史;從英國軍官本恩斯在阿富汗慘遭殺害,到英軍撤出阿富汗時被殘忍屠戮,再到俄軍在阿富汗格克切佩堡壘對土庫曼人展開報復,種種書中提及血淋淋的歷史事件,都難掩「大競逐」百年稱霸戰的血腥味。 《華盛頓郵報》盛讚:「只要是彼德.霍普克出手,沒有故事不精采。」在這本巨著裡,其引人入勝的文字鮮明刻劃著書中角色的性格,也重現了當年兩大帝國間風雲爭奪戰的爾虞我詐。他也透過翔實的學術研究與實地探訪的經驗,捕捉這段歷史的精髓,娓娓道出影響至今的地緣政治實況。大競逐所帶來的劇烈影響,直到今天仍震撼著中亞地區。
???en_US.webpac.bookDescSource???:
彼德.霍普克(Peter Hopkirk, 1930-2014) 英國記者,作家和歷史學家。他曾為倫敦的《泰晤士報》擔任撰稿人十九年、採訪主任五年,也是中東事務和遠東局勢分析的專家。他在成為全職作家之前,曾擔任獨立電視新聞(ITN)的記者和新聞播報員兩年、《每日快報》(Daily Express)的駐紐約特派員。他曾在一九五〇年代擔任西非新聞雜誌《鼓》(Drum)的編輯(該雜誌和南非傳奇性的同名雜誌是姐妹刊物)。他在進入英國媒體業之前,曾在國王非洲步槍兵團(King's African Rifles)裡擔任中尉軍官;後來成為烏干達獨裁者的伊迪・阿敏(Idi Amin),也曾以准下士的身分和他在同一個營裡服役。霍普柯克多對於各種災禍並不陌生――他曾兩次被關在秘密警察的牢房裡(一次在古巴、一次在中東),而且曾被阿拉伯恐怖份子挾持。 彼得.霍普柯克多年以來都在他著作所描述的地區裡廣泛旅行,其中包括中亞、高加索、中國、印度和巴基斯坦、伊朗,以及土耳其東部。他的著作包括:《如隱密之火一般:終結大英帝國的秘密計畫》(Like Hidden Fire: The Plot to Bring Down the British Empire)、《世界屋脊的闖入者:拉薩爭奪戰》(Trespassers on the Roof of the World: The Race for Lhasa)、《絲路奪寶》(Foreign devils on the Silk Road)、《隱藏之火:推倒大英帝國的計謀》(Like Hidden Fire: The Plot to Bring Down the British Empire)、《世界屋脊的入侵者:拉薩競賽》(Trespassers on the Roof of the World: The Race for Lhasa)等書,陸續已被翻譯成十三種不同國家的語言。
???en_US.webpac.authordesc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