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line Catalog > Book
Check-outs :

神經可塑性 : 用神經科學突破行為模式迴圈,終結焦慮、恐慌和憂鬱,實現最佳的心理健康 /

  • Hit:17
  • Rating:0
  • Review:0
  • Trackback:0
  • Forward:0



  • Bookmark: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keepsite
  • Introduction
  • About Author
  • Collection(0)
  • Review(0)
  • Rating(0)

無法控制的焦慮、恐慌和憂鬱……「大腦發生了什麼事?」
◤一本根植於神經科學的實用指南◢
提供可操作性的建議,有效提升生活、關係和事業,並培養信賴自己的能力。
你可以在任何年齡做出改變──
你對自己的思想和行為的控制力比你本來想像的要大得多。

★proposal階段迅速授權英(Penguin)、美(HarperOne)、克、芬、荷、西、希、德、巴、義、中等16國語文★英國亞馬遜神經心理學排行榜第一名/台灣與美同步上市★神經科醫師、神經科學研究專家、心理系教授、臨床心理師、諮商心理師等十餘位名家誠摯推薦!!

●你經常流連在希望能夠改變的負面過往之中,而無法放下?
●你的情緒負擔過重,感覺自己永遠無法控制它們?
●你很難集中精力工作,甚至要苦苦掙扎才照顧得了自己?
●否定的信念阻礙了你發揮潛能,你想改變這樣的行為模式,卻找不到方法?
●有時候,你覺得改變太難,或者太遲了?

如果你覺得這些情況似曾相識,那麼這本書正是你需要的──
我們都會為自己塑造一個特定的故事,並且一直在內心重複述說。有時,這個故事源自父母、手足、同儕或老師對我們的評判,有時則是我們對自身能力的懷疑和自我否定。不管從何而來,許多人日復一日,任憑這種敘述主導自己生活的軌跡。我們潛意識不斷強化這種特定的神經元放電模式,讓它在腦海中持續低語:「我就是不夠好。」事實上,大腦無法區分對與錯,只會學習並鞏固你反複產生的想法模式。

我們的大腦雖然被設計成專門關注負面事情,然而,現代研究顯示神經具有可塑性,大腦可以形成新的突觸和調整既有的突觸來重組自己。知曉神經科學可以為個人帶來希望,並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似乎為人帶來一線生機。不妨將你的大腦健康想像成硬體,將心理健康想像成軟體。在你升級軟體之前,你的硬體必須先運行良好,一旦學會了如何重塑大腦的基礎知識,你就可以養成新的習慣,改變你的心態,並改變你不希望的行為,創造最好的自我版本。

獲得改善心理健康的工具和方法
神經科學家妮可·維諾拉將神經科學介紹給一般大眾,並解析神經的可塑性,以及大腦創造記憶、行為、習慣的方式。除了幫助人們面對創傷,也讓讀者了解到藉由建立神經連結,可以如何紓緩、調節壓力反應與中樞神經系統,克服自我設限信念,並重新學會信任自己。作者將這本書設定為「實用的神經工具包」,讓你在任何時候都能回頭參考──假使你正在與自我設限的信念做鬥爭,可以翻到第一階段,查閱如何駕馭這個問題。

(內容節錄)
▍可塑性是雙向的,可以創造也可以甩掉連結
刻意地不讓一個想法直接地帶出另一個想法,來切斷兩個同時放電的神經元之間的聯繫,把兩個相續的想法的出現間距拉得愈長,它們的神經連結就會愈弱。

作者以鋼琴實驗為例,一組要學習用五指彈奏鋼琴曲子,另一組只需要想像他們正在彈奏曲子,結果顯示兩組人的大腦活動相似,可塑性水準也相似。這意謂著僅僅想到彈鋼琴,就已經在大腦的路徑上引起了神經變化。因此,我們可以把它當作一種工具:讓大腦開始為我們想朝的方向畫出路徑。

▍調節神經系統的實用工具
►生理性嘆息:可幫助你把神經系統調節回到平靜的狀態,讓你能夠以較冷靜的頭腦分析你的意念。
方法:短促地連續吸氣兩次(最好是用鼻子吸,如果做不到也可以用嘴巴),閉氣一秒鐘,然後用嘴巴長而緩慢地呼氣。連續吸氣兩次很重要,因為它可以迫使塌陷的肺泡(肺部的小氣囊)再次打開,使其重新膨脹。這讓肺部有更多表面積來增加氧氣的攝入量,並有效地從系統中去除過多的二氧化碳——這是向你的大腦發出的一個訊號,表明你不再面臨任何威脅。

機制:反芻時因為處於高度情緒激動狀態,你會難以清晰地思考。這時我們的情緒腦占據了支配地位,而負責進行分析性判斷和事實性判斷的新皮質則退居二線。這樣,強烈的情緒會驅動感情,你的敘事可能被誇大。藉由「生理性嘆息」,你的心跳率會因此下降,從而讓你回到放鬆的狀態。

►以合乎神經科學的方式步行可以減少焦慮:置身大自然和開闊空間中可以幫助縮小杏仁核,增加大腦可塑性,提高韌性。
杏仁核是大腦中處理恐懼的區域,當你透過左右移動眼睛來參與額頂葉網絡從而使杏仁核安靜時,就會發生相反的情況。有人依此發展出「眼動減敏與歷程更新療法」(EMDR),用目標導向的眼睛運動來幫助病人在不帶恐懼的情況下處理事件和情緒。
 
請記住:無論我們本來是怎麼以為,我們都可以隨時重新塑造自己,編寫自己的故事。

【名家讚譽推薦】
汪漢澄 新光醫院神經科主治醫師/臺灣大學醫學系副教授/科普作家/《醫療不思議》、《大腦不思議》、《醫療史偵辦錄》作者
洪仲清 臨床心理師
胡展誥 諮商心理師
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
焦傳金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
黃之盈 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
蔡振家 臺大音樂學研究所,腦與心智科學研究所合聘教師
蔡宇哲 哇賽心理學創辦人兼總編輯
蔡佳璇 臨床心理師/哇賽心理學執行長
鄧善庭 諮商心理師
謝伯讓 臺大心理系教授
蘇予昕 蘇予昕心理諮商所所長、暢銷作家
(依姓氏筆畫排序)

◆人不輕狂枉少年,而「輕狂」若能搭配「科學知識」一起服用,則可以通往恢復之路。本書作者分享了他在二十幾歲時的混亂生活,藉此說明腦中額葉、杏仁核的運作機制,提供了實用的身心管理指南。令我驚喜的是,這本書還告訴我「游目騁懷」的科學原理。當我們拋開手機,在開闊的大自然中橫向移動眼球時,額頂葉網路的活性增加,杏仁核的活性減弱,因此感到心曠神怡——神經科學證實,「游目」可以「騁懷」。
──蔡振家|臺大音樂學研究所,腦與心智科學研究所合聘教師

◆本書廣泛的探討有關優化人的思考與行為,以達成更有意義,更快樂的人生的重要課題。與其他眾多僅具感性卻缺乏根據的所謂「勵志」或「心靈成長」的書籍大不相同,本書作者是神經科學的專家,針對每一個觀點與建議,都提出嚴謹的科學佐證,值得認真研讀,細細品味。讀者得到人生指引的同時,也窺見腦科學的迷人世界,更根本的理解人類與自己,可謂獲益匪淺。
──汪漢澄|新光醫院神經科主治醫師,臺灣大學醫學系副教授

◆每一個人都是不一樣的,即使是雙胞胎有著同樣的基因,他們的腦神經連結也會不一樣。因為神經系統不是一成不變,而是隨時都在改變,每一次經驗、每一個想法,都會增強或弱化某一些的神經連結,這樣的神經可塑性不但讓我們「老狗也能學新把戲」,更能幫助我們改掉壞習慣,甚至是終結焦慮、恐慌和憂鬱。了解神經可塑性、善用神經可塑性,就能讓你正向面對自己的人生。
──焦傳金|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
???en_US.webpac.bookDescSource???:博客來網路書店

妮可·維諾拉Nicole Vignola神經科學家、組織諮詢顧問。英國布里斯托爾大學神經科學學士、西英格蘭大學組織心理學碩士,研究重點是突觸可塑性(神經元修改連結的能力),致力於將神經科學觀念為大眾所熟知。作者個人網站:https://linktr.ee/nicolesneurosciencehttps://www.instagram.com/nicolesneuroscience/譯者簡介梁永安台灣大學哲學碩士,專職譯者。譯有《愛的藝術》、《存在的藝術》、《聆聽的藝術》、《人類破壞性的剖析》等書。
???en_US.webpac.authordescSource???:博客來網路書店

Must Login
Must Login
Must Login
Must Lo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