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激進的極端主義組織成員, 有相當數量是移民到歐洲的第二代、第三代穆斯林。 為什麼在民主、自由、平等的環境下長成的他們, 最後卻轉頭向恐怖組織的懷抱?
◎為什麼歐洲會有大量的伊斯蘭移民?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歐洲便開始主動接受伊斯蘭移民,補充本國不夠的勞動力。在阿拉伯之春後,許多恐懼在本國將會捲入戰火的居民,選擇透過各種手段逃離家園,來到歐洲。保守估計,二○一四年後進入歐洲的中東難民,就有超過四百萬人。
◎為什麼第二代、第三代伊斯蘭移民容易被極端主義吸引?
歐洲雖然標榜平等,但對於穆斯林社群仍有程度不一的不平等待遇。同樣要應徵工作,來自於穆斯林社群的年輕人,可能會因為擁有一個北非或是阿爾及利亞的姓就被屏除於門外。若是再加上原生家庭可能因為要融入歐洲社群而放棄信仰,導致這些年輕人失去生活重心。此時,極端主義的伊斯蘭傳教士便可能趁虛而入,透過宗教上的慰藉與認同,讓部分穆斯林青年儘管生長在自由開放的歐洲,卻仍轉向激進主義的懷抱。
◎歐洲的「自由」與「寬容」,是不是已經走到盡頭?
然而,對一部分的歐洲白人來說,穆斯林對於自身文化的堅持帶來一種「歐洲即將伊斯蘭化」的危機感。而價值觀的不相容(女性為什麼非得戴面紗?)也加速兩方之間的衝突。連一向寬容自由的荷蘭與北歐,都已經有不容忽視的反伊斯蘭勢力抬頭。帶頭接納伊斯蘭難民的歐洲總理梅克爾,也因此在二○一七年的德國大選面臨挑戰。
歐洲真的會伊斯蘭化嗎?或是走向反伊斯蘭的道路?德國會放棄接納難民的路線嗎?歐洲的「自由」與「寬容」,會不會走向終結?
名人推薦
香港中文大學社會科學院副教授 沈旭暉
中興大學國際政治所副教授、全球和平與戰略研究中心主任 楊三億
???en_US.webpac.bookDescSource???:博客來網路書店
作者簡介
三井美奈
一九六七年出生。讀賣新聞記者。歷經耶路撒冷分局長、哈佛大學客座研究員之後,曾於二○一一到二○一五年間擔任巴黎分局長。著作有:《可以安樂死的國家》及《以色列——猶太力量的泉源》。
譯者簡介
李佳蓉
熱愛閱讀、戲劇、旅遊及大自然的兼職譯者。
期許自己能翻譯更多不同領域的作品,並且透過文字認識更廣大的世界。
譯作有:《神回覆的思考技術》、《世界,為什麼是現在這樣子?》(大是文化)、《經營之神的初心1 2》(春光出版)、《誤解這件事》(好優文化)等書。
???en_US.webpac.authordescSource???:博客來網路書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