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其萬醫師行醫超過四十年,他始終不忘隨時停下來思索:有沒有更好的作法、自己是否謙卑地面對錯誤、怎麼樣激發學生更多的人文關懷。在面對至親老病辭世之際,也從家屬的身分反思醫者之道。
作者從「醫師與學醫者」、「醫師的自省」、「醫師與社會」、「醫師與病人與家屬」等不同角度省思行醫倫理、醫病關係與醫學教學的種種面向。即便賴醫師行醫超過四十年,他總是設身處地站在病人、家屬或者學生的立場,反思自己應如何做得更好,同時也對醫師同儕與社會大眾提出許多建言。
賴醫師在行醫與教學工作之餘撰寫醫事人文思考系列散文,尤其是在《經典》雜誌長期執筆的「杏林筆記」專欄,獲得廣大讀者熱烈迴響,並榮獲第三十屆金鼎獎最佳專欄寫作獎。本書便是集結該專欄的近期作品。
賴其萬醫師撰寫本書時,避免醫師本位的立場,而能廣泛地從學醫者、病人與家屬、社會大眾等不同角度省思。因此各層面的讀者都能從中獲得深刻的啟發。
作者簡介
賴其萬
台灣大學醫學院畢業,曾任台大神經精神科主治醫師、美國堪薩斯大學醫學院神經科教授、癲癇中心及神經生理診斷實驗室主任。前慈濟大學副校長、醫學院院長、台灣癲癇醫學會理事長。
現任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醫學教育講座教授、神經內科醫師、教育部醫教會常委。
2003年榮獲國際抗癲癇聯盟與國際癲癇局聯合頒發的社會貢獻獎。
長期於《經典》雜誌撰寫專欄,並以此於2006年榮獲行政院新聞局第三十屆金鼎獎最佳專欄寫作獎。著有《話語、雙手與藥:醫者的人性關懷》、《當醫生遇見Siki》(張老師文化)、《病人心.醫師情》、《醫師的深情書》(天下文化)等。
???en_US.webpac.bookDescSource???:博客來網路書店